返回

穿書古代小農女

首頁
關燈
護眼
字型:
第24章 顧大姑

 “園子裡的茄子都老了,晾不晾乾菜啊”?顧妍站在外面窗戶下,單腿站立,往外到鞋裡的土,問在炕上納鞋底兒的吳氏。

 “那得問你奶,你奶家就晾茄子和豆角,剩下別的不晾”。

 “那我問問去,這麼老多不吃了,老園子裡白瞎了,冬天還沒啥菜吃,天天吃土豆、白菜、酸菜、蘿蔔,一打飽嗝兒,都一股蘿蔔氣味”。說著話就到了東屋。

 “奶,那茄子有老的了,晾不晾上,要是晾,我拿片筐和剪子給剪下來”。

 “今天先不晾,一會兒家裡來人,明天要是晴天明天在晾”。方氏正拿著掃炕笤帚,劃拉炕梢櫃底下的灰呢!

 “那行,我去切點雞食菜喂喂雞去”。其實,這會兒的雞已經半大不小了,不切也能吃下去,不切遭禁的多,老顧家人都閒著幹啥。

 給雞喂完食,沒啥活了,洗洗手就上炕了,“娘,我奶說一會兒來人,誰來呀”?

 “好像是你大姑,不知道能不能回來,她家兒媳婦剛生完孩子,能有功夫嗎”?

 “啥事兒這麼著急啊”?

 “能有啥事,就你大姐的事兒唄!你爹都和她說了,他那表哥的那些事,她不聽,這不是趁你爹說她了,又走了”!

 “她自己爹,還能害她咋的?又不是為了啥利益把她賣了,她非得自己找個更好的嫁了,明明看著挺聰明的人,為啥腦子就和別人不一樣呢”?後面的話是她小聲鼓囊的,吳氏沒聽清問她說啥?

 “沒說啥,我爺讓我大姑去打聽的呀”?

 “嗯,你大姑也得找人幫打聽,你大姑和你奶說,縣城那麼大,也不認識他家,可不就得找人幫忙。

 吳氏鞋底剛納一半,人就來了,吳氏正好往窗外看,歇歇眼睛,“你大姑來了,自己回來的”。

 “來啦,挺快的”。看見了人來了,那得出去接接,這是待客之道,娘倆就穿鞋下地準備去迎人。

 剛推開屋門,人就進廚房了,“大姐,大姑”,娘倆先後叫人。

 “這可真不抗混,妍丫頭都這麼大了,我得有兩年多沒看著這孩子了”。

 “小孩兒可不就是見風就長,進屋,娘還等著呢”!

 “那大姑你們先去嘮嗑吧!我上西屋看孩子去了,看一會兒沒人,醒了掉地上”。

 “去吧,這孩子真懂事!以後你和元禮有福了,生了幾個好孩子”。雖然都是吹捧話兒,說自己孩子好誰都愛聽,吳氏卻謙虛道:“你可別誇他們,看你家那幾個那才叫懂事兒呢”!

 知道一會兒要說的,不適合她這個小孩子聽,去了一會兒也得被攆回來,她就不去討嫌了,想聽回屋一樣能聽著。

 吳氏和顧秀芳就進了上房,方氏:“大丫頭回來了,咋就你自己回來的呢,咋來的,來,上炕”。無論哪個朝代在北方農村,上炕坐就是招待客人的最高禮節,何況是自己閨女。

 “我坐縣城來你們鎮商隊的車來的,我爹他們呢”?說著顧秀芳就坐在離方氏最近的炕沿邊上了。

 “後園子呢,整他那點葉子菸呢!老大媳婦,你去招呼你爹回來”。方氏指使著吳氏去叫人。

 吳氏答應一聲就去叫人了。顧老爺子沒等進屋呢,陸陸續續幾個在家的兄弟和媳婦兒,帶著孩子都進了上屋,說了一會兒話,就把孩子都打發走了。

 “大姐,那人家咋樣”?顧元禮坐在地上的凳子上,看著炕沿邊上的顧大姑問。

 “我也是找別人打聽的,準不準稱兒不知道,這孩子叫林長亭,比大郎大一歲,嫡親的姐妹有五個,嫁人的有三個了,還有兩個,一個個比他小兩歲的定親了,另一個沒定呢!一個兄弟都沒有,家裡是做糧食和布莊生意,生意做的挺大的,林家是林夫人當家,林夫人就是嫻兒她大姨,他爹腿腳不方便四五年了,好像是出去談生意時候受的傷,從那以後,他爹就不管家了,還一個人搬到道觀住去了,小妾好像沒孩子的,都被打發到莊子上生活了,生了孩子的就在後院裡,有兩個庶女”。

 “林家就這一根獨苗兒,挺寶貝的,嫻兒她大姨就讓她家小子和管事的學做生意,有兩年了,已經能上手了,縣裡人都說,這小子就是做買賣的料,這些到縣裡一打聽都知道”。

 “幫打聽那人說,這孩子有時候也去逛青樓,說是為了談生意,我也不懂,這孩子嘴挺會說的,為人處世也挺敞亮,沒有架子,做生意又挺圓滑,不得罪人”。

 “我打聽到也就這些了,你們看看咋樣吧!其實要是嫻丫頭大姨是她婆婆挺好,這孩子那點毛病,縣裡有錢人家都有,你們要是覺得行就定下來,不行就給嫻丫頭再看看,有沒有更合適的,這孩子年齡也到了,該看得人家了”。

 顧老爺子聽顧秀芳說完,已經抽了兩袋煙了。吸了口煙,抬頭看了眼凳子上坐著的顧元禮,“老大兩口子,你們咋說,雖然孩子們的婚事我們做主,還是得經過你倆這個當爹孃的同意才行”。

 吳氏就低頭不說話,顧元禮卻說:“等這次大郎沐休讓他去把嫻丫頭接回來,沒有女方上趕著的,回來問問她,是不是就認定這門親了,要是就認定了,人家主動來提親才行”。

 其實,顧老爺子和顧元禮一樣,不太滿意這門婚事,不是因為小妾不小妾的,這個時代小妾的存在純屬正常,只是聽顧秀芳說完他家庭條件,覺得兩家門不當戶不對。

 “先等嫻丫頭回來再說,以後都不準在去了,等確定了再說,晌午到了,做飯去吧”。顧老爺子看著方氏。

 一聽做飯,兒媳婦們都起身往廚房走,就留兒子姑娘和二老在屋說話。

 “嫻丫頭不像咱們老顧家孩子,她心都不在這家裡,這孩子好處沒幾樣,壞處一大堆,就那麼喜歡當城裡人,那就讓她嫁,我到要看看,給她大姨當兒媳婦兒,她就能享福了”。

 “行了,娘,孩子大了不由娘,都有自己的想法,回來問問再說吧”。方氏聽大姑娘勸自己,屋裡人都沒搭話的,就消停了。

 她也沒多關心顧嫻,就嘮起顧秀芳剛出生的孫子,“大丫頭,你家孫子省不省事兒,奶水好不好,用你幫帶不”?一聽娘倆嘮這些,幾個兒子就都走了。

 “夠,這孩子挺省事兒的,不用我,我哪有功夫,我要是在家照顧她,饅頭鋪就忙不過來”。

 顧秀芳家,在縣城開了兩個早點鋪子,主要賣饅頭和餅。

 顧家的孩子除了大郎、二郎考童聲,去縣城去過她家,剩下這輩的孩子沒有人去過,方氏不讓去,說她大姑娘家不容易,可顧妍卻知道,他大姑家條件挺好的。

 小說裡,顧秀芳家僱了兩個粗使婆子,洗涮、打掃和做飯,都不用自己伸手,在她家,她還說了算,男人老實聽話,聽吳氏說當年她公公婆婆,就是看中顧大姑的厲害勁兒了。

 真不知道顧家老兩口是怎麼教的孩子,女孩教的都挺強勢,男孩除了在外面做工的老四老五,剩下這三個,都沒擔當。

 就剩娘倆了,顧秀芳就問方氏,“娘,元禮不繼續科考啦?咋也回來種地了呢”?

 “你爹說看看再說吧!以前老大做館銀錢蔥鬱時候都不用尋思,你也看著了,這麼多孩子讀書,明年還有三個到歲數的,又不能讓這家孩子讀,不讓那家讀,那就得是個事兒”。

 “這要是不考了,吳氏她孃家不能說啥啊?當時相看的時候,不是說讓老大一直考嗎”?

 “她家說啥能咋的,咱家現在條件在這擺著呢!她也不是看不著,老大回來也沒咋看書,成天種地,還記筆記,說不能白乾,還說這都是私塾學不著的,學種地有啥用,科考又不考這些,你爹也不管”。

 顧秀芳也不懂,她不認字,想法和方氏一樣,認為沒用,對科考沒有一點用,這就是浪費時間,科考希望也不大了。

 “我看老二媳婦兒,咋更老實了呢”?

 提到她,方氏沒等說話呢,在一邊玩口袋的顧秀麗就用鼻子“哼”了一聲,嘮嗑的娘倆都聽著了,誰都沒在意,方氏就把江氏賣孩子的事兒又說了一遍。

 “姝兒和十一郎上她姥家去了,說是現在不忙讓去待幾天”。

如果您覺得《穿書古代小農女》小說很精彩的話,請貼上以下網址分享給您的好友,謝謝支援!

( 本書網址:https://m.51du.org/xs/16768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