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再回上海灘

首頁
關燈
護眼
字型:
第13章 一九九零年七月(十三)

 王蔥跟著沈青禾進了辦公室,見辦公室其他同志都已在崗了。他微笑著跟袁小英和辦公室副主任何少華打了聲招呼,在沈青禾這裡領了二本筆記本,二支筆,二本便籤,一疊信封,隨後就往宿舍走去。

 沈青禾跟了王蔥出來,一直跟他到了宿舍。

 王蔥調侃道:“小沈,這麼快就貼上俺,難捨難分了呀?”

 沈青禾聽了面起緋紅,笑著啐罵道:

 “小滑頭,別瞎想了,我是看你房間裡什麼都沒有,過來把熱水壺給你,給你倒杯茶喝喝的,免得你渴死在宿舍裡。”

 “哎呦,那是我想歪了,謝謝沈青禾同志關心了!”

 王蔥笑嘻嘻地說著,接過熱水瓶和茶杯,倒了一杯,放在了外面的茶几上。

 “沈青禾同志,我要寫幾封情書出去,你要不要學習一下?”

 “誰要學你呀,看來跟著你這個小王書記,遲早要學壞了。”

 “那我先走了啊,你如果走嘛,把熱水瓶和茶杯放我門前視窗就行了。”

 “嗯,青禾小姐姐,你先去忙好了。”

 沈青禾走出王蔥宿舍,順手幫他把門帶上了。

 “嗯,這個沈青禾還挺細心的,為人挺不錯,還知道照顧新來的。”

 王蔥望著沈青禾出門,暗暗在想,臉上不自覺地露出微笑的臉龐。

 回過頭來,王蔥思索了一下,先給在省委組織部幹部一處當副處長的王大山老師寫了一封信。

 王大山老師,教過王蔥他們一年半的政治經濟課,愛好書法詩詞,喜歡寫小篆。在大學期間與王蔥在書法方面多有交流,相互得益。

 大學生期間,王蔥參與過幾次大學生書法比賽,得過幾次全國大學生書法比賽金獎,當時由王大山老師舉薦給了省書協主席朱有田,加入了省書協成為了會員。

 另外,王大山老師與縣組織部王燦燦部長都是省城商學院的同班同學,是王蔥不同屆的校友,據說他倆在讀時關係還比較要好。

 王蔥跟王大山老師信中介紹了自己分配的單位,即將從事的工作等等,最後說了如果方便的時候,讓他跟王燦燦部長也知會一聲,就說她過去的初中學生王蔥分配到了伯齊鄉,兼任了鄉團支部書記。

 王蔥寫得很誠懇,最後邀請王大山老師休息日的時候過來這邊採風玩玩。

 王蔥寫完看了又看,覺得自己寫得頗為得體,字跡也工整漂亮,拍了拍手,自言自語道:

 “不錯,第一封完工了!”

 站起來過去拿了茶杯,喝了幾口,又繼續寫信。

 王蔥這次是給分配到省計經委企管科的同桌同學朱文明寫了封信,講了自己的工作分配情況,讓老同學在工作期間多與計經委下面的四星級、五星級賓館老總多熟悉熟悉,跟一些商業系統的負責人多打打交道,信中闡明瞭一些想法,最後也是誠懇邀請他和王大山老師一起到伯齊鄉採風玩玩。

 第三封信寫給了分配到台州地區二輕局人事科的方毅,這是在大學期間一個寢室的戰友,給他佈置了一些任務。

 第四封信是寫給了分配進溫州市地稅局辦公室的錢鑫明同學,也是同一宿舍的戰友,也給他佈置了一些任務。

 第五封信寫給了分配在紹興縣工商所的餘小明,大學同班同學,讓他留意一些事情。

 第六封信,寫給了現在香港大學讀大四的高中同學俞美珍。王蔥想起了這位高中與自己經常在一起的美女,心中不禁泛起了一絲甜蜜的笑意。雖然兩人分別在兩地,經常不能見面,還是偶爾有書信往來的。這次王蔥想到了一些事情,讓她在香港幫忙做些事情,並說明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步驟。寫得既肉麻又曖昧,總之是一封裝有糖衣炮彈的信,裡面內容不大好公開,只能看後就塞進信封了事。

 第七封信,王蔥寫給了正在深圳飛天服裝廠打工的姐姐王大丫、姐夫高大明和妹妹王小丫:

 “姐夫、姐夫和妹妹你們好!我已分配到伯齊鄉鄉政府工作,工作崗位是村鎮建設辦科員兼青年團支部書記。有幾個事情,見信後你們可以立即著手起來。”

 “一是多去深圳證券市場門口轉轉,打聽打聽有何賺錢的竅門,比如把一張身份證賣給他們買股票的,有多少錢可賣?看看有沒有變些現金出來的機會。”

 “二是讓姐夫想方設法在周邊電子工廠裡面搞一批隨身聽出來,賣給周邊的大中小學校家長和學生,和發一些回來批發給在省內學校周邊的商家(這將進一步具體溝通落實),儘快實現手上有幾萬現金回山昌縣,我另外有事情安排。”

 “三是讓姐夫跟村長弟弟高小明再打聲招呼,我這邊要把村裡廢棄不用的幾間大隊蠶室買下來,香港那邊我已聯絡,將合資辦廠,到時候我再讓父母出資和你們一起合作創辦。”

 王蔥寫到這裡,停下筆來思考了一會。他知道這幾年母親金蘭花養長毛兔剪兔毛,賣兔種,手上有了點錢。前幾年王蔥家被村裡號稱萬元戶,現在手裡應該還有一萬多元錢。

 想到這裡,在信的後面又添了幾句:

 “見信後速速行動!”

 “時不待我,機不可失!”

 “勿可貪求,見好就收!”

 “事成後在年底過年前速回,待明年開春以後即刻安排合資工廠開工!免得外甥才三四歲還在外婆身邊,常年見不到父母和小姨!”

如果您覺得《再回上海灘》小說很精彩的話,請貼上以下網址分享給您的好友,謝謝支援!

( 本書網址:https://m.51du.org/xs/17673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