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醫漢

首頁
關燈
護眼
字型:
第46章 46. 第 46 章 【特殊情況】

撿板栗這種幼稚的事,司馬遷從來不幹。他從小就愛讀書,到十歲大便已做到遍覽群書,對這種純屬浪費時間的活動自然沒有半點興趣。

即便是後來獨自去環遊大漢,他也是去採風的,而不是去玩耍的。

可……

對方陣營裡有皇帝、太子、大司馬大將軍、大司馬驃騎將軍……

他這一刻的感覺跟前幾天一模一樣:眾人滿懷期待應召而去,結果劉徹竟讓他們包粽子!

司馬遷能說什麼,只能表示自己對此很感興趣。

霍善哪裡懂什麼客套不客套的,在他看來就是全員同意一起去林子裡玩耍了。他開開心心地由他爹牽著前往據傳有好多栗子樹的林子裡走去,很快便一馬當先地收穫一顆毛刺刺的新鮮栗子。

霍善覺得自己運氣真好,拿著栗子給每個人看了一遍,才依依不捨地把它放進金日磾帶來的麻袋裡。

大人們倒是還好,並不是真的想撿栗子,純粹是想散散心聊聊天。小孩子可受不得這樣的刺激,見霍善撿得興高采烈,嚷嚷著自己今天要當撿得最多的那個,不由也摩拳擦掌加入到撿栗子大軍之中。

誰能抵抗第一的誘惑呢,太子劉據也才十歲大,馬上被這種氛圍感染了,興致盎然地在枯葉中找起了栗子來。

說起來他還是頭一次看見帶殼的栗子,感覺怪新鮮的。

霍善撿著撿著才發現衛家三兄弟的撿拾成果是擺一起的,登時覺得自己勢單力孤起來。他看了眼他爹,再看了眼不遠不近綴在後頭的他叔霍光,不由催促他倆別光顧著閒聊,趕緊開始幹活啦!

衛登他們加上衛青有四個人,他們這邊加上負責拿麻袋的金日磾也要有四個人積極幹活才行!

太子劉據:“………”

太子劉據不由看向劉徹。

劉徹身邊跟著不少人,想湊齊四個倒是不難,只是拿外人來湊數到底不如自家人有意思。他便笑著說道:“衛青你可是據兒的舅舅,該過來幫幫據兒才是。”

劉徹都開口了,衛青自是隻能把手頭剛撿起來的栗子放到太子身邊近侍拎著的麻袋裡。

分組情況重新洗牌!

衛登三兄弟:“………”

怎麼一眨眼,他們成勢單力孤的了?

要是不算金日磾的話,其實每組都是三個人。

衛登三兄弟這麼一想,也就平衡了,繼續跑來跑去找栗子。

全程沒人邀請入組的司馬遷:???

早知如此,我便不來了。

這麼一看的話,人家確實是家裡人出來散心,一個兩個都連親帶故的。連跟他一樣作為郎官隨行的霍光,那也是霍去病的親弟弟。

既然都已經來了,司馬遷也沒有矯情,跟著他們在林間尋起栗子來。至於他撿到的栗子放到哪裡去,那當然是放到太子那組去,畢竟他現在是太子劉據的臨時老師。

霍善倒也不是真的在意勝負,他把林子跑了個遍,發現他們撿了足足一麻袋栗子,頓覺心滿意足起來。他跑到霍去病身邊說道:“餓了!”

霍去病把他抱了起來,說道:“那回去了。”

等三隊人一會合,霍善就發現其他人的收穫也不比他們少。

其實栗子都是帶殼的,一麻袋看起來多,算起來也沒多少。不過他們來了這麼多人,輕輕鬆鬆就把林間掉落的栗子都禍害光了。

霍善下地繞著三麻袋栗子轉了一圈,給出個很中肯的評價:“難分伯仲!”

聽到他一本正經的點評,大家都忍不住哈哈大笑。

劉徹道:“等回去叫人好好清點一遍,還是得分出個伯仲來才行。”

霍善聽後忍不住露出個“你怎麼這麼幼稚”“真拿你沒有辦法”的表情。

劉徹笑得更樂了。

趁著天色還早,一行人上馬往回走。

回到宜春苑的時候,太陽已經西移了,爛漫的餘暉落在富麗堂皇的宮苑之上,給一切都鍍上層金色的輝芒。霍善玩了一整天,回來的路上在馬背上打起了盹,霍去病只能騰出一隻手來抱著他。

等抵達目的地才將他叫醒。

霍善路上小睡了一會,精神一下子好起來了,他想到自己今天的撿栗子計劃大獲成功,馬上到處找他師父說起這個好訊息。

這些栗子放個幾天就能吃了!

他不僅要吃糖炒栗子,還要吃栗子燉雞!

李長生正在研究怎麼改進造鍋流程,見霍善興沖沖地跑過來,不由拿起汗巾幫他擦背上的汗。這個年紀的小孩最是愛跑愛跳,小半個時辰就能跑得滿身汗,不及時擦乾很容易生病。

霍善對他師父的照顧早就習以為常,眉飛色舞地與李長生說起他們今天都去幹了什麼。

李長生:“……”

這又是上課又是檢閱軍隊的。

難為他最後還撿了栗子回來。

霍善道:“昆明池好大,聽說以後可以開很高很大的船,我也想上去!”

李長生也知道昆明池,那是個人工挖出來的巨大湖泊,選的地方還挺巧妙的,可以引好幾條河的河水灌注其中。雖然挖起來費時費力,卻也未必沒有好處,至少可以用來調節關中八水的水情。

自古以來農戶大多靠天吃飯,但秦漢是最不認命的,時常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興修水利。也正是因為他們肯花這樣的大力氣,關中才有了如今的繁榮與穩定。

李長生道:“以後總有機會的。”

以霍善這麼能折騰的性情,再長大些怕是更受劉徹他們看重,以後想去昆明池並不是什麼難事。

霍去病找過來時便看到師徒倆湊在一起說話,其實基本上是霍善說,李長生聽,小孩兒講什麼都眉飛色舞,瞧著整個人都冒著開心泡泡。

“不是說餓了嗎?”霍去病走過去把人撈起來問。

霍善被他爹這麼一問,肚子立刻咕嚕咕嚕叫了起來。他摸著癟癟的肚皮點著腦袋說道:“是餓了!”

霍去病邀請李長生去用飯。

李長生沒有推辭,與他們父子倆一起用了晚膳。

霍去病問起李長生炒麵粉的可行性。

眼下麥子並不是關中主食,但是五穀都可以磨粉,要是能可行的話倒是可以試一試。他治軍雖然嚴格,但也不是不想士兵們過得舒坦些,要是能有更好的軍糧那當然最好。

李長生沉吟片刻才說道:“應當是可行的,等第一批鐵鍋做好以後可以試試看。”

作為這個話題的最初發起人,霍善對此一點都不關心,專心致意地解決著自己面前的小餛飩。

一口一個,一口又一個!

他的嘴巴可大了。

入夜後,霍善又睡得賊香。

最近李時珍他們都忙得很,一般只出一個人帶他出去行醫,這天晚上他就跟著孫思邈在山中採藥,認識一些常見的藥物,偶爾遇到周圍的村莊便去看看有沒有人需要看診。

目前霍善在進行的任務是認識藥材,這個任務是長線任務,進度是56/500。學醫本來就是個漫長的過程,孫思邈他們都沒急著讓霍善一下子便上手。

倒是霍善完成新手任務後獲得的大禮包一直沒拆,孫思邈他們一頭扎進醫技樹裡鑽研了好幾天才想起這事兒。結束了這天的採藥和看診,孫思邈才和他說起大禮包的事。

那裡頭可是有口可以繫結的橘井來著!

雖說已經尋了義姁給霍去病調養身體,可能多一重保障總是好的。

記得衛青好像也活不長來著,衛青去世的時候也才四十多歲……

霍善壓根沒想起這事兒,聽孫思邈說起對他很好的舅公也才活到四十多歲,馬上緊張起來。

他舅公已經三十多歲啦!

這麼一算的話也沒幾年了。

霍善馬上扒拉出那個他沒怎麼上心的大禮包,拆開瞅瞅裡頭都有啥。

作為新手中的新手,系統對霍善還是頗為照顧的,上手就給他一口橘井。不過仔細看介紹的話,這橘井也不是包治百病,只能修復一下受損的身體經絡,如果是外邪所致的疾病的話還是得靠藥石來醫治。

這倒是與孫思邈他們講過的橘井傳說搭不上邊了,看來也就是借用個名字而已。

霍善選定橘井,就發現他需要繫結醫館。

霍善名下其實是有產業的,比如劉徹賜下的莊子就記在他名下。

甚至連福壽裡那處農家小院,李長生也在屋契上寫了他的名字。

只是這兩處都不是醫館。

所以即使打開了新手大禮包,他一時半會也繫結不了這個橘井。

大禮包裡還有些雜七雜八的東西,霍善好奇地一個個看過去,發現有抽獎券十張,藥房體驗券三張,手術室體驗券三張,邀請券三張。

四個小老頭兒也很好奇大禮包裡面都有什麼,都暫且從忙碌的學習狀態中抽身,圍攏過來看霍善研究這些物件。

抽獎券是用來參與抽獎的,獎池中的內容由患者提供,比如治療的患者擅長寫詩,抽獎時就有可能抽到寫詩技能;患者擅長下廚,抽獎時便有可能抽到廚藝技能。

實在沒有技能,體質、耐力這些也算是長處。

只是這技能肯定不是一比一等比例複製,只是稍微增加抽獎者這方面的天賦而已!

當然,抽獎這東西嘛,經常會出現“感謝參與”的情況。眾所周知,只有十連抽才能保證永不落空,而就算中獎了也不一定是你想要的。

目前霍善還沒有醫館,更沒有患者,抽獎功能自然沒有開啟。

李時珍生在□□行業已經十分發達的明朝,一下子就看懂了這種玩法。他對霍善說道:“這抽獎券你先留著,回頭救治過的患者多了你抽起來才有意思。”

霍善沒見識過這種玩法,聽李時珍介紹過後才明白是怎麼回事。

真好玩!

霍善拿出兩種體驗券給李時珍他們看。

李時珍看完後嘶地倒抽一口涼氣。

倘若前頭的抽獎還只是添頭,這東西就是救命的寶貝了。

手術室體驗券可以隨時隨地把指定房屋臨時繫結為手術室,裡頭提供充足的手術器械與儀器,只要你術前擬寫的手術方案寫得足夠詳盡,一切都能為你準備好。

這功能聽起來有點玄乎,可他們能出現在這裡不是本來就很玄乎嗎?

藥房體驗券也是同樣的道理,只要你知道開什麼藥,都能夠透過體驗券獲得相應藥物。

要不怎麼說這是救命的寶貝呢?

李時珍道:“這個你更要收好,不要隨便用掉。”

霍善聽後連連點頭。

還有三張邀請券。

邀請券能邀請特定患者前來治病,系統對這些人會有一定的限制,無法和外人說起自己的來處。

針對這類透過邀請券邀請過來的患者,手術室和藥房都是直接開放的!

可惜霍善的醫館還沒有開起來,這邀請券也還沒辦法使用。

李時珍大致明白了是怎麼回事,對霍善說道:“應當是像我們帶你去的那些地方一樣,人都是活生生的人,但並不是你們這邊的人。”

這話說得有點繞,霍善沒有聽懂。

孫思邈是接觸過佛家思想的,仔細琢磨過後給霍善解釋道:“就像你爹在我們熟悉的記載中本來會早逝,但你可以改變他的命運。這些自其他地方過來的人命運也是能改變的,只是大千世界,互不干擾,你改變你的,他改變他的,相互之間不會有太大影響。”

霍善還是沒聽太懂,但他不是愛糾結的人。

既然一時半會還不能用,那他就先不管了!

霍善愉快地結束了這次拆禮包活動,開開心心地從睡夢中醒來。

為了研究新手大禮包裡都有什麼,他今天起得比平時晚。

李長生已經坐在床邊藉著晨光琢磨手頭的文稿。

霍善跑過去和李長生說起自己的重大決定:“師父,我想要個醫館!”

李長生微頓。

“你要醫館做什麼?”

霍善見沒有旁人在,便與李長生說起孫思邈他們講的那些事。

小孩子講話都是想到哪講到哪,此前李長生只知道有四個奇異的小老頭兒在哄霍善跟他們學醫,還帶他去見識了千百年後的一切,並沒有聽霍善說起衛霍二人皆是英年早逝的事。

原來如此。

難怪他最近看霍去病面上的劫數似乎散了大半,竟是霍善這三歲小孩兒在偷偷忙活。

李長生說道:“既是如此,那便開個醫館好了,等製糖之事告一段落我們便回去。”

既然是牽扯到霍善最隱秘的秘密,這醫館便不適合開在長安鬧市中。

還是開到霍善自己的莊子上最相宜。

長安乃是天子腳下,許多事都容易被旁人看在眼裡。

只是這麼一來,莊子的佈局倒是要稍微改改,醫館和住處肯定不能安排在一塊,得把客人和患者分隔開。

李長生道:“我會派人回去安排妥當的。”

霍善不知道李長生的諸多考量,聽李長生答應下來便不再琢磨這事兒了。

接下來幾日他乖乖跟著太子劉據上課,除了依然時不時把課堂內容帶偏以外倒是沒做什麼出格事。

就是感覺司馬遷一天天地憔悴下去了。

霍善覺得肯定和自己沒關係!

這天霍善正要去上課,就撞見有人把從南方運回來的甘蔗往裡搬。

原來這東西不必遠到南越都能找著,只是叫法不一樣而已。

劉徹想要什麼東西,地方上自然是緊趕慢趕給劉徹送過來。

聽說這還只是一小部分,後頭還運了一整船呢!

霍善便去討了兩根甘蔗,叫金日磾幫他剁成一段段去找他幾個表叔分著吃。

幾個小孩開始圍坐嚼甘蔗。

太子劉據只知道柘漿,不知道這東西還能直接嚼吧嚼吧吃裡頭的甜汁。

這吃法其實很不雅,但是……大家一起吃的話就沒那麼多講究。

霍善過足了啃甘蔗的癮,和幾個表叔說起自己跟著張仲景幾人到處採藥的見聞。

李時珍和孫思邈的時代還好,偶爾也會遇上吃不起飯的人家,但整體環境大體還是比東漢末年要好得多。

東漢末年人餓起來,別說甘蔗了,樹皮草根都給挖光了。有的人不知道一些野生植物是有毒的,當做救命的野菜吃了進去,結果人沒了。

霍善親眼見過餓死的人和中毒死的人,一時也不知道哪種死法更加殘酷。若非他這人向來是萬事不過心的,光是看見的這些事便該叫他再也不肯跟張仲景他們出去了。

這會兒啃了甜甜的甘蔗,他便想到了自己在東漢末年的見聞。

聽孫思邈說,他們是可以改變未來的,那是不是可以不再有餓殍遍地的東漢末年呢?

霍善問太子劉據有沒有辦法讓所有人都不餓肚子。

太子劉據哪曾想過這麼宏大的議題,他的老師們都教他要用禮樂治國,講各種各樣的禮義,講往聖先賢的各種思想,可是還沒有人和他討論過怎麼讓所有人都不餓肚子。

太子劉據老老實實地說道:“我也不知道。”

霍善很有些失望。

等司馬遷來了,幾個小孩便找司馬遷討論這件事。

啃草根啃樹皮吃有毒的野菜什麼的,他們完全想象不出那樣的生活該怎麼過。

想想就很難受。

聽說一旦沒糧了大人們會交換彼此的孩子吃掉!

沒飯吃真是太慘了!

像他們還這麼小,肯定會被吃掉的!

司馬遷:?

誰給小孩子講這些東西?

司馬遷道:“那都是春秋時期的事了,我們大漢不會出現這種泯滅人性的事。”

霍善給他一個“真的嗎?我不信”的小表情。

司馬遷:“………”

心好累。

這段時間的經歷讓他充分認識到自己不適合幹教書育人這一行。

司馬遷說道:“你們不信我,難道還不信陛下?地方上有災情,朝廷肯定會撥糧賑災,捱餓的情況可能會有,但遠不至於要易子而食。”

說是這麼說,其實司馬遷心裡也被幾個小孩說得多了幾分陰翳。

朝廷能撥糧賑災,那得是在朝廷有糧的前提下。如果朝廷自顧不暇呢?

像劉徹這樣動不動就搞大工程、大征戰,國庫遲早會被耗空。到那時候朝廷自己也沒糧了,哪裡還能顧得上地方上捱餓的黔首?

地方上的人活不下去了,就會出現動亂。

秦為什麼二世而亡?不就是因為秦始皇動不動就徵召十幾萬人搞大工程,經年累月地征戰與勞役幾乎將整個國庫掏空,也讓天下黔首苦不堪言。這時候只要有人領頭,他們便要揭竿而起。

如果在位的是有能耐的皇帝還好,換成胡亥那種既沒治國手腕也沒用人本領的昏昧皇帝,整個王朝很快便會分崩離析。

聽聞劉徹有徵伐南越與西南諸夷的想法,這昆明池便是為了打昆明而挖的,這與秦始皇當初南征百越多麼相像?

只是這種唱衰的話,誰敢在劉徹面前說起?

難得幾個小孩感興趣,司馬遷索性給他們講起古時一些救災賑災的措施。

不管是朝廷還是地方官都不會希望治下出現問題,尤其是地方官,人口和糧食產量可是關乎他們的年終考核來著。所以各地對這些事都非常上心,只要朝廷上下能正常運轉,地方上出了問題都是可以補救的。

倘若君王昏昧無道,只要臣下懂得變通也能成事。

比如《晏子春秋》裡頭就記錄了齊國鬧饑荒,齊景公認為糧食該留著修自己想要的“路寢之臺”,不肯撥糧賑災,晏子便讓人多花些糧食招聘災民來修齊景公想要的行宮觀景臺,慢慢修,不著急,修足三年五載,只要在這期間災民賺夠了重建家園的糧食,一切自然會好起來。

要是既沒有願意為民著想的君王,也沒有願意為民著想的臣子,那受苦的可就是天下黔首了!

司馬遷這些話是講給太子劉據聽的。

劉據現在是太子,日後便是君王,司馬遷還是想在他心裡埋下點仁愛的種子。

比起正經的儒學大家,司馬遷還相當年輕,說起話來沒那麼多大道理,太子劉據反倒能聽進去幾分。

霍善也聽進去了。

這個晏子可真聰明!

霍善追問:“讓人服勞役會給錢糧嗎?”

司馬遷道:“一般是不給的,晏子這是特殊情況。”

霍善想了想司馬遷說的特殊情況,繼續追問:“如果縣裡有人吃不起飯就可以給對嗎?”

司馬遷道:“可以。這樣其實挺好的,如果直接發米糧,可能會叫他們生出惰性來,倒不如讓他們幹些活再發糧。”

他簡略地給霍善分析《晏子春秋》中“臺成而民振”的道理。

人有糧了,不僅幹起活來認真積極,自己也振作起來了,可謂是皆大歡喜。

霍善明白了,他不能給他食邑那一千戶減免賦稅,但是他可以給來服勞役的邑民發糧食當工錢!

有足夠多的工錢拿,他們就會振奮起來好好過日子。

朝陽縣那麼窮,完全符合司馬遷說的特殊情況!

如果您覺得《醫漢》小說很精彩的話,請貼上以下網址分享給您的好友,謝謝支援!

( 本書網址:https://m.51du.org/xs/36788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