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醫漢

首頁
關燈
護眼
字型:
第44章 44. 第 44 章 【國之利器】

墨家鉅子的巨,時常寫作“鉅”,意思是剛硬的鐵。

這一特質曾體現在歷任墨家鉅子身上。

比如其中一位叫孟勝的墨家鉅子寧死也不背信棄義,派人將鉅子之位傳給別國墨者後竟毅然帶著所有弟子赴死。

再比如一位秦國墨家鉅子的孩子殺人了,秦王覺得他年紀這麼大了,得有個兒子養老送終,便特赦了他兒子,結果這位鉅子不領情,表示按照墨家的規矩“殺人者死”,親手結果了自己兒子的性命。

足見這些墨家子弟基本都擁有鋼鐵般的意志。

這種重義輕生的特質後來大多體現在遊俠兒身上,而遊俠兒正好就是劉徹目前的重點打擊物件。

唯一不同的可能是遊俠兒只傳承了重義輕生,沒傳承多少墨家思想與墨家本領,對統治者而言無疑只有壞處沒有益處。

想想看,太平年月一群人每天閒著沒事聚在一起開懷暢飲,喝高了一起爭執對方就提刀砍人。偏偏這人還朋友滿天下,砍死人這種大事依然有無數朋友收留他、包庇他,沒有任何人願意支援官府將他捉拿歸案。

換成你是當地縣衙的公務員你慌不慌。

劉徹就特別看這些遊俠兒不順眼。

前幾年有個叫郭解的遊俠曾名盛一時,跟著他混的人沒一千都有幾大百,當地縣衙的人拿他沒辦法,只能偷偷把他名字寫進遷徙名單裡頭,表示這人乃是當地豪強,請朝廷務必把他遷去茂陵。

自己管不了,請朝廷管管!

這事本來劉徹是不知曉的,結果郭解門路通天,居然找上了衛青給他說情,表示自己很窮,不符合遷徙條件。

在地方上當地頭蛇多爽,去了天子腳下哪有遊俠兒的生存空間?

衛青是個實誠人,收到這樣的請託後就跟去劉徹實話實說:“郭解這人很窮,不該在遷徙名單上。”

劉徹一聽就笑了:“一介布衣能讓你這個大將軍給他說話,可見他一點都不窮。”於是要求郭解必須舉家遷徙到茂陵。

郭解侄子眼看他們家遷往茂陵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轉頭就去把那縣吏的頭給剁了。

叫你把郭解的名字往上報,腦殼別要了!

可見在當大漢基層公務員風險特別大。

很容易碰上一大家子法外狂徒。

沒有統治者能忍受治下有這種人存在,劉徹這種性格自然更不能忍,沒過多久就找個由頭把郭解舉族給殺了。

郭解的死預示著遊俠的徹底沒落。

這個時代已經不需要遊俠。

或許說已經不需要這種容易發展成地方豪強勢力的遊俠了。

自然也不需要容易發展成當政者巨大威脅的墨家。

這日一大早,李長生仍是早早醒來洗漱,他正擦著臉,就聽見噠噠噠的腳步聲從身後傳來。他轉過頭,藉著熹微的晨光看到那個玉雪可愛的小娃娃。

李長生笑了笑,心裡覺得當個方士也沒什麼不好,他本也不是被師父寄予厚望的弟子,霍善更是連師父的面都沒見過。

“師父!”

霍善跑到笑得一如既往好看的李長生面前,和李長生說起自己今天的打算。

“我要去撿栗子!”

李長生道:“好。”

霍善問道:“師父你說過栗子撿回來放上小半個月就很甜了,小半個月後鍋能做好嗎?我想吃糖炒栗子!”

李時珍說沒有砂糖的話,蜜糖也能湊合,上林苑這邊是備著蜜糖的。

現在他們缺的只有鍋了!

李長生:“………”

這就惦記上劉徹讓少府那邊造的鍋了。

李長生道:“我會幫你催催他們,應當能趕上才是。”

炒糖用的鐵鍋需要人工捶打出來,再快也得三五天,何況打鐵鍋的人基本是生手,他這個指揮的人也是憑著霍善的描述在旁指導,中途說不準還會失敗。不過板栗這東西很耐放,倒是不急在這麼幾天。

霍善聽他師父這麼說就放心了,吃過早飯後便去尋衛登幾人一起邀太子劉據撿栗子去。

結果幾個小孩跑到劉據那兒,赫然看到了司馬遷。

等會,他們接下來好像要跟著太子劉據一起上課來著?

他們還沒到上學的年紀呢,為什麼要上課?

小孩子的腦袋裡可裝不下這麼殘忍的東西!

霍善第一反應是拉著衛登幾人轉身跑路。

司馬遷吸取昨天講課講跑題的教訓,今天打算堅決不和霍善聊題外話,務必要正兒八經地給太子劉據講講《春秋》。

沒想到霍善更乾脆,見到他後居然打算不進來了。

司馬遷:“………”

雖然他也不是很想給霍善幾人講課,可也不能看著幾個孩子就這麼轉身跑遠。

司馬遷提醒太子劉據:“殿下,朝陽侯他們到了。”

太子劉據一早見到司馬遷也知道自己要上課了,心裡正悶悶不樂著呢,根本沒注意到霍善他們的到來。聽司馬遷這麼一說,他轉頭看向門外,高興地招呼他們趕緊進來。

想著要逃課結果被逮個正著的霍善見太子劉據見到他們後這般開心,只能乖乖進去坐到自己的位置上。

趁著司馬遷還沒開始講課,霍善還和太子劉據說起自己原本的計劃:“本來我們想喊你一起去撿栗子的。”

太子劉據在認識霍善前很少幹這些小孩子愛乾的事,但這幾天他和霍善他們待久了,莫名也覺得自己拿竹竿打棗子以及圍坐在一起包粽子這些事很有意思。大概是隻要大家湊到一塊熱熱鬧鬧地玩耍,不管做什麼都很開心。

像剛才他還覺得要上課挺鬱悶呢,見到霍善他們又高興起來了。

難道這便是血脈相連的親緣關係?

太子劉據想了想,覺得不止如此,還得是有霍善才會連上課都變得好玩起來。

太子劉據道:“我們一會學快點,散學後便能去撿栗子了。”

霍善聽後覺得也是這個理,便轉頭催促司馬遷快些開講。

司馬遷很快讓霍善理解什麼是春秋筆法。

太子劉據此前開始學《春秋》,所以司馬遷是跟著太子劉據的學習進度來的,接著給他講起了魯桓公時期的事。

魯桓公是弒殺了魯隱公繼位的,所以按照《公羊傳》的解讀,魯桓公這部分記載基本都暗含譏諷。

比如桓公三年末尾特意記了兩個字:有年。

一般別人都是記“大有年”,也就是今年糧食大豐收的意思,結果他只是個“有年”就記了下來。意思是對於這位桓公來說,糧食僥倖小有收成就很值得高興了!

這就是讀書人慣用的譏諷手法了,看起來是在誇你,實際上是在罵你。

司馬遷繼續給霍善幾人解讀《春秋》裡頭言簡意賅的記載。

比如這個“春正月己卯,烝”又是為什麼記下來?

古人很注重祭祀,四時祭祀都有自己專門的名稱——春祠、夏礿、秋嘗、冬烝。

不僅名字不同,供奉的東西也不同。

像春天來了,萬物萌生,便該供奉韭菜和雞蛋。

所以你搞的到底是春祠還是冬烝,有文化懂禮儀的人一眼便能看出來。

這裡寫的是“春正月”,記錄的卻是“烝”,譏諷之意就很明顯了。

冬天剛烝過,才入春你又烝,要麼是你沒文化胡搞瞎搞,要麼是你心不誠胡搞瞎搞,自己選一個吧。

到底是自己國家的君主,罵又不能罵,打又不能打,我們這些讀書人能怎麼辦,只能暗中從各種角度把你從頭到到腳諷刺一遍了。

霍善:?????

讀書人心真黑!

中場休息期間,霍善便和太子劉據討論起來:“秋天也有韭菜,等鍋做好了,我們吃韭菜炒雞蛋!”

這是李時珍昨晚給他介紹的,他說鍋不僅可以用來炒栗子,鍋可以炒的東西可多了。據傳有記錄以來的第一種炒菜,就是《齊民要術》中的炒雞蛋!

司馬遷:“………”

敢情你聽了半天,就記住了韭菜和雞蛋?

司馬遷的好奇心也被勾起來了,忍不住追問:“炒是怎麼個說法?”

這個問題霍善恰好也問過,其實相比於用在菜名上,炒這種做法還經常用於食材和藥材的加工。

不同藥材有不同的炮製方法。

許多藥材須得炒制過後才能發揮出更好的藥效。

在食材加工方面用處就更大了,據說明代士兵帶的軍糧就是把各種“炒麵”帶在身上當乾糧,餓了只要抓上一把就能吃飽,嫌棄太乾了還能取水拌好了吃。這樣的軍糧不僅攜帶起來輕便許多,吃起來也方便許多。

要說非常好吃那可能言過其實,但總比揹著大袋大袋的米糧並且得生火煮熟才能吃上要強。

只是磨面這種加工之法在民間還不太流行,所以炒麵粉自然也無從說起。

提到炒鍋的用法,霍善那叫一個滔滔不絕,把自己知道的都講給太子劉據幾人聽。

聽得太子劉據一陣恍惚。

越聽越覺得炒鍋這東西乃是利國利民的國之利器,大漢沒有它著實太可惜了。

……他是不是應該去建議父皇集中力量造大鍋?

司馬遷也聽得一陣恍惚。

聽霍善這麼說,這韭菜炒雞蛋好像確實挺重要的。

師生幾人的心都飛到了別處,課自然也講不下去了。

太子劉據提議去尋劉徹說說炒麵的妙處。

不就是多用些驢子磨面嗎?就算不能讓所有人都把軍隊的乾糧磨成面帶上,叫負責輕裝簡行搞遠襲的急行軍配上也是好事。

餓誰也不能餓著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的先鋒隊伍不是嗎?

要數軍中誰最經常帶人長途奔襲,那當然是霍去病這位冠軍侯了!

這不得給霍去病的軍隊配上這種方便攜帶的軍糧?

霍善在太子劉據這裡坐著聽了半天《春秋》,也覺得有些待不住了,二話不說同意了太子劉據的提議。

一行人興高采烈地去求見劉徹。

結果劉徹和衛青去看霍去病練兵了。

上林苑這邊是包含練兵場地的,霍去病來上林苑後便負責去檢閱這邊的駐軍。

難得劉徹過來了,總得搞個小型閱兵儀式給劉徹看。

閱兵這事兒也不稀奇,剛才司馬遷講魯桓公的時候便提到過“大閱”二字,記錄的是桓公在八月檢閱他們魯國的兵車和步卒。

霍善一路上聽太子劉據說起劉徹他們做什麼去了,一下子睜圓了眼睛。

好哇,劉徹幾個看閱兵不帶他們!

太子劉據見他氣鼓鼓的,只能說道:“我們要上課,本就去不了的。”

霍善才不管那麼多,拉著太子劉據往內侍指的方向跑去,生怕自己去晚了趕不上看熱鬧。

太子劉據哪曾這麼沒儀態地跑起來過,可見衛登幾人也跟著一起呼啦啦地往前跑,很快便不糾結這種小事了。

不知道為什麼,感覺還挺開心的。

眼睜睜看著一群小孩越跑越遠的司馬遷:“………”

他們大漢是不是即將失去一位端方守禮的太子了?

真是令人痛心!

如果您覺得《醫漢》小說很精彩的話,請貼上以下網址分享給您的好友,謝謝支援!

( 本書網址:https://m.51du.org/xs/36788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