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皇孫的身份被朱元璋曝光了

首頁
關燈
護眼
字型:
第27章 、母親,我看到大哥了!

朱元璋此時已經回到皇宮奉天殿。

他不能在外面逗留的太久。

雖然朱懷可以不計後果的收留流民。

但朱元璋還是要給朱懷擺平後事。

那麼多流民,若是聽到訊息都湧入朱懷那裡,朱懷處理不過來。

“來人!去告訴吏部尚書詹徽,讓其徹查淮北有司,對災民處理不利,不作為的官,撤職查辦!”

“傳旨給戶部侍郎傅友文開太倉糧,撥款淮北,同時賑南直隸災民!”

“傳咱的話,問應天府府尹:你是不是瞎子,應天府那麼多流民你看不到,是不是要咱把刀架在你脖子上,你才辦事?”

朱元璋的聖旨十分簡單通俗,不過越是這樣的,就說明朱元璋沒動殺心。

可一旦朱元璋用了奉天承運、朕,之類的詞眼,那說明對方離死不遠了。

吩咐完畢,朱元璋便準備批閱奏疏。

可想到今天對朱允炆的態度,又有些於心不忍。

“皇爺。”

陳洪站在朱元璋身旁,小心翼翼的道:“聽聞東宮那邊出了事。”

“嗯?”

朱元璋蹙眉:“出什麼事了?”

陳洪道:“太孫殿下回來就將自己關在書房,一直在喝酒。”

“胡鬧!”

朱元璋嘆口氣,“這孩子真是嬌生慣養壞了,受不得一點氣,做金絲雀習慣了,便經不得一些風浪了麼?”

陳洪站在一旁,卻也不敢多說,他能幫著朱允炆母子的就這麼多了。

朱允炆母親呂氏,早已經買通了陳洪,就是希望關鍵時候,陳洪能幫著朱允炆在老爺子這裡說點話。

要是尋常,老爺子知道太孫如此,怕早已心疼的不chéngrén樣,但今日卻一反常態,甚至更加憤怒了。

陳洪不解,更不敢多問。

……

東宮。

呂氏已經找來幾個魁梧的太監,準備將朱允炆書房撞開。

她慌了。

她不知道自己溺愛的兒子究竟受了什麼刺激,為什麼會如此消沉。

就在太監準備撞門的時候。

一陣吱呀聲傳來,朱允炆將門扉開啟。

呂氏嚇壞了,尤其看到自家兒子蓬頭垢面的樣子。

她急忙對左右道:“都滾下去!嘴巴都堵嚴實,誰敢吐露今日所見,休怪本宮無情!”

等太監婢女離去,呂氏心疼的走到朱允炆面前,拉著他坐下:“兒啊!究竟怎麼了?出什麼事了?和娘說,有娘在!”

朱允炆看著雙目佈滿濃濃關切的母親,苦笑道:“娘,這儲君我不要了,我們不要爭了。”

什麼?

呂氏大驚:“兒,你在說甚胡話?這次出宮究竟遇到什麼事了,你和娘說清楚!”

朱允炆看著呂氏,一字一頓的道:“我見到……大哥了。”

轟!

呂氏只感覺腦子有些轉不過來,看著朱允炆,仿若以為他在說笑:“你說啥胡話?老大不是九年前就薨了嗎?”

朱允炆苦笑著搖頭:“不知道,我也不知道出了什麼事,皇爺爺最近頻繁出宮,都是去找‘他’的,一定是大哥!他和大哥太像了!我也不知道大哥為什麼沒死……”

“娘,大哥回來了,我們別爭了,我爭不過大哥,一定爭不過。”

啪,話還沒說完,朱允炆臉上就捱了一個耳光。

呂氏狠狠瞪著他,怒道:“放屁!”

“你在深宮呆了九年!老大走了之後,這九年是誰陪你皇爺爺度過的!是你!”

“別說外面那個未必是老大,就算是又如何?你在東宮學了十幾年聖人學問,他呢?就算他沒死,他有什麼資格和你爭?你娘在這宮中小心謹慎的做人十幾年,為的是誰?”

“你可知道,你娘是怎麼嫁到東宮的,是側門抬轎子進來的!不是正門!你娘是妾室,可現在了?你娘還是被扶正了!沒什麼事不可能的!”

“你娘不是正宮太子妃!你娘活在別人yīn影下多少年?兒啊,母親所有希望都放在你身上,你怎可如此自甘墮落?”

“近水樓臺先得月的道理你不懂嗎?”

“未戰先怯,這算什麼?遇到一點點挫折就要放棄嗎?”

朱允炆捂著臉,痴痴的看著呂氏:“可是娘,如果沒爭過,孩兒和你,都會萬劫不復的呀!”

呂氏恨鐵不成鋼的道:“想想朱允熥!想想老三!他和老大是親兄弟!這些年咱對他愛答不理,甚至不斷在老爺子面前詆譭老三,這些事老三不敢對老爺子說。可如果老大要是回來了,要是登基了,他能不為老三報復你我母子?”

朱允炆眼神漸漸迷離起來,他心亂了,一向如此沒有主見,此時更體現的淋漓盡致。

呂氏咬牙冷笑道:“孩子!你在東宮,和皇宮只是一牆之隔,這些日子,你多去皇宮給老爺子問安。”

“聽母親的話,去下一碗熱騰騰的寬面,端著面去找你皇爺爺認錯,將今日所做之事全部悔改一遍,去和老爺子認錯!”

朱允炆點頭:“好!孩兒聽孃親的!”

……

夏六月,北方的天似乎更加熱。

咻咻。

一發箭矢shè向前方,正中垂在遠處的靶心。

籲!

馬匹之上,有一魁梧漢子單手勒住馬韁,馬蹄四十五度朝天,剛才那一發箭矢,就是被他這麼shè出。

漢子身穿錦衣華袍,身材健碩魁梧,雙目炯炯有神,英武茂密的黑色眉宇,仿若兩柄刀,垂在額下。

那臉上帶著的是不屈,是驕傲,是狂妄,是不可一世!

如果您覺得《大明:我皇孫的身份被朱元璋曝光了》小說很精彩的話,請貼上以下網址分享給您的好友,謝謝支援!

( 本書網址:https://m.51du.org/xs/74314.html )